摘要
寶寶發燒的原因有許多,對應的症狀也就不同,寶寶如果是風寒發燒,主要症狀就有清鼻涕,清稀痰,淡紅舌,不出汗,如果是風熱發燒,主要症狀就有黃濁涕,黃黏痰,紅腫痛,微有汗,此外還有氣虛發燒、夾驚發燒和積食發燒,它們所對應的症狀也不相同,所以家長在判斷孩子發燒時需要結合當時的情況綜合判斷。自己的寶寶健康快樂成長就是家長們最希望的事。而最擔心、最令人抓狂的也一定是寶寶發燒。每當看到寶寶小小的臉蛋被燒的紅紅的,寶媽們別提多心疼了。那麼,不同型別的發燒會引起哪些症狀呢?
風寒發燒的中醫辨證要點:清鼻涕,清稀痰,淡紅舌,不出汗。
判斷孩子是否風寒發燒,只要有一個不符合就要繼續辨證,比如說孩子的鼻涕、痰液不是清稀的,而是黃的,就說明是化熱了;或者孩子老是出汗,也不是風寒發燒,家長一定得綜合起來判斷才行。
風熱發燒的中醫辨證要點:黃濁涕,黃黏痰,紅腫痛(舌頭、咽喉、扁桃體、淋巴結),微有汗。
首先,孩子會出現非常乏力、倦怠的狀態。孩子可能不會說自己乏力,但如果孩子總喊累,玩一會兒就玩不動了,就基本可以判定他是氣虛了。
同時,因為氣虛不能很好地推動血液到面部,所以孩子的面色也偏白,並且缺少光澤,就像撲了一層粉似的。除此之外,因為氣虛發燒並沒有熱邪的困擾,所以孩子的舌頭也偏淡,並且舌苔也發白。
此外,氣虛發燒和陽虛發燒也需要注意鑑別:陽虛發燒雖然也精神倦怠、乏力,但是不出汗,而氣虛發燒則常常地冒虛汗。
夾驚發燒的中醫辨證要點:惕哭鬧,睡不安,手足動。
積食發燒的中醫辨證要點:不想吃,肚子脹;口異味,紅厚黃;便不調,睡不香。
事實上,除了上邊提到的三點之外,積食的症狀還有:嘔吐酸臭或不消化食物、口腔潰瘍、手足心熱、汗出以及過敏等,但這些都不是必然出現的,所以家長主要還是以上述三組症狀作為判斷證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