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
無創dna和羊水穿刺的區別體現在檢測時間、準確率、篩查專案等多個方面。無創dna適用於妊娠12周孕婦,準確率在90%以上,採取抽血檢測方法,而羊水穿刺推薦在孕16-22周進行,主要面對高齡、高風險孕婦,準確率可達到100%。另外,羊水穿刺能夠有效檢測出更多胎兒缺陷,但同時會存在一定風險。懷胎十月,每次產檢孕媽都會戰戰兢兢,生怕某一項產檢不合格。其中要數“唐篩”檢查最讓媽媽們焦慮,並非唐篩意外的風險也確實比其他專案更高。很多被發現患有唐氏兒的寶寶,在媽媽孕檢時其實檢查結果並無異常。媽媽都很疑惑和懊悔,往往會帶著寶寶去質問孕檢醫院,可是醫院的回答往往都是:雖然“唐篩”檢查是低危,但唐篩的準確率只有60%,並不能直接的就判斷寶寶就是健康的,如果當時在進行無創DNA或者羊水穿刺的檢查,或許可以避免這種悲劇的發生。
在產檢中,“唐氏篩查”就是一項特別重要的專案,因為它直接關係到寶寶是否為“唐氏兒”。這項檢查最讓人擔心的是:結果是低風險話,不能保證孩子出生後就一定是健康的;結果是高風險,也不一定說明孩子就存在染色體疾病。
所以對於“唐篩”檢查,一些孕媽就會吐槽道:“既然不能確定結果,那做這個產檢又有什麼意義呢?做檢查不就是為了能夠確定肚子裡的寶寶是健健康康的嗎?”
可如果檢查出的見過是高風險,很多醫生就會建議做這兩項檢查來進一步的確定,每到這個時候,孕媽就會非常的糾結,這兩項檢查究竟應該怎麼選?接下來我們就先了解下這些檢查專案的意義何在。
瞭解了它們之間的區別,孕媽們就會糾結該選哪個?一個是風險較低但是檢測結果準確率只有90%,另外一個是風險較高但檢測結果卻是確定的,該如何抉擇呢?
無創DNA檢測的是21三體綜合徵、18三體綜合徵和13三體綜合徵三種常見的染色體疾病,檢測出的結果如果是低風險,就表示寶寶又90%的可能性不會患有這三種染色體疾病。而羊水穿刺除了可以排除以上的病症,還可以檢測出其它的疾病。
就像大家擔心的,羊水穿刺的風險要高於無創DNA,如果在無創DNA的檢測中是低風險,但是通過其它超聲檢查寶寶仍有異常,就需要在進行羊水穿刺的檢查。
唐氏篩查、無創DNA、羊水穿刺三者各有不同不能互相替代,因為從根本上他們檢測的效果是不同的。但因人而異,大家要根據自己的身體及具體情況多方面綜合考慮。
考慮各項費用支出的問題,孕媽們可以先做唐氏篩查,根據檢測的風險值在考慮做無創DNA還是羊水穿刺。
提示低危,可以再做一次無創DNA檢測,進一步的確定寶寶的健康,這樣既可以規避風險又可以確定寶寶的健康。提示高危,直接進行羊水穿刺檢測,既然是高危就說明寶寶患有染色體疾病的機率較大,而羊水穿刺雖然存在一定的風險,但可以一次性的判斷寶寶是否存在疾病因素。
對於35歲以上的高齡或者特殊群體的產婦,比如:生育過染色體疾病的孕媽、不適合鹽水穿刺的孕媽等,唐篩對於這類人群出現高風險的機率都較大,所以直接進行無創NDA檢測,如果檢測見過不盡如意,在進行羊水穿刺檢測。
雖然費用比較高,但是為了寶寶的健康,在安全的基礎之上這類孕媽還是建議直接無創DNA檢測。
如果孕媽本人染色異常或者是多胞胎的孕媽、接受過移植幹細胞手術、接受過免疫治療等情況,都是不適合做無創DNA檢測。因為就算檢測結果出來,也會因為之前的這些因素而影響檢測的結果。
而有這類特殊情況的孕媽,寶寶患病的機率就會越高,做羊水穿刺可以有效的判斷寶寶是否健康。
無創dna檢查是針對發育中胎兒的染色體異常的檢測方法,因其特性風險較低更易被大眾接受,但一些孕媽對是否需要做無創dna,無創dna的詳細內容還有許多疑問。為了幫助孕媽們瞭解無創dna的具體情況,還有以下文章可以參考:
6、無創dna和羊水穿刺兩項檢測的區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