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
剖腹產後女性會有腸麻痺的症狀,此時需要排氣判斷腸胃功能是否恢復正常,有的女性排氣恢復比較早,有的比較晚,有的女性甚至是很難排出氣體,如果說有需要排氣的患者,最好學習一些方法幫助排出,增加活動、按摩腹部等都是不錯的選擇。嬰兒出生後,醫生護士就會囑咐產婦要儘快排氣,防止腸粘連。手術後,由於腸蠕動的減弱,媽媽們會有腹脹的症狀。一般經過24-48小時後,腸道的功能就會逐漸恢復。分娩過程中,肛門排氣是腸蠕動恢復的標誌,說明產婦腸道功能基本恢復。如果氣體不能排出,可以服用藥物或者多走動,幫助排出。
1.儘早活動
儘早下床活動能促進腸蠕動的恢復,有利於術後儘早排尿。剖腹產術後24小時內,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,在家人的幫助下,適當站立片刻,走路一天可走3-4次,以促進腸道蠕動的恢復。
2.按摩腹部
剖宮產手術後輕輕按摩腹部也可以促進排氣,與此同時還有利於子宮陰道排出殘餘的積血,可以由護士和家人從上腹向下按摩,每兩到三個小時按摩一次,每次十到二十分鐘。
3.服用藥品
產後有些媽媽遲遲無法正常排氣,那麼,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協助排氣。常見的藥物有四磨湯口服液、乳酸菌素片、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、開塞露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