妊娠期nt檢查憋尿和不憋尿會有哪些不同?

摘要

我和我老公結婚3年多總算懷孕了,我婆婆每天在我耳邊說生個孩子,我焦慮的頭髮掉了一把又一把,總算是懷孕12周了,準備去醫院做nt檢查,因為之前檢查b超彩超這些就要憋尿,第一次b超沒憋尿還給醫生說了,這次檢查nt不知道要不要憋尿,我問朋友說要,在網上又看到說不用,所以就想問到底用不用,而且做nt檢查憋尿和不憋尿有什麼區別?

其實做nt檢查是不用憋尿的,憋尿和不憋尿檢測出來的結果都是沒有什麼區別的,孕早期做b超檢查是因為懷孕的時間短,胚胎剛著床還沒有發育,孕婦的子宮還沒有形成羊水,所以需要憋尿做檢查。而nt檢查是在孕婦懷孕的11周到13周,這個時候已經形成了羊水,所以就不需要在憋尿檢查了。

NT檢查可以排除早期就出現的大的結構畸形,很多人就稱之為畸形小排查,簡稱小排畸。因此NT篩查又稱早期唐篩,是一項臨床用於早期篩查胎兒異常的超聲軟指標。
NT檢查是B超用於孕11-13周的胎兒頸項透明層厚度測量,即胎兒頸部後方皮下積水的空隙。染色體異常的胎兒,其頸部透明帶會明顯增厚,特別是唐氏症兒,NT可篩查出60-70%胎兒染色體異常和大約10%的胎兒解剖結構異常,故用於早期篩查。

nt檢查俗稱小排畸

所以nt檢查是非常需要的,一定要引起重視,而所謂的重視是正確的重視這一次篩查,不必要進行過度理解,因為很多人對nt檢查有一些錯誤的認知,除了做nt要憋尿以外,還有以下說法都是錯誤的:

  1. 1. nt檢查要空腹,nt檢查屬於B超類檢查,不管是吃東西還是喝東西都不會到當下的檢查結果,所以並不需要特意節制飲食,保持空腹狀態;
  2. 2. 14周是做nt的最好時間,錯誤,正常情況下,這項檢查必須在懷孕十一週到十四周之間完成。14周是最後的檢查時間,不是最佳時間,而懷孕十四周之後胎兒已經到了一定階段,可能會將分泌出來的過多液體吸收了,檢查結果也會不夠精準。

以上兩點包括憋尿在內,都是nt檢查的誤區,需要注意。而對於nt檢查的結果來說,如果NT測值大於3mm,準媽媽可以諮詢醫生意見,決定是否進一步做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或羊水穿刺等診斷檢查。如果厚度已經達到了6mm,那胎兒異常的風險就很高了:唐氏綜合徵、其他染色體、遺傳綜合症和心臟問題,需要進一步做羊水穿刺或絨毛活檢明確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