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
排卵期內膜厚度8~15mm為正常。子宮內膜的厚度在生理週期中是逐漸變化的,月經剛結束時子宮內膜是一個最薄的狀態,大概在4~5mm左右。隨著卵泡的生長,子宮內膜越來越厚,卵泡成熟進入排卵期後,子宮內膜的厚度在8~15mm。通常女性的子宮內膜會在性激素的調節下,產生週期性的厚度變化,擁有正常的子宮內膜是成功受孕的前提條件。從子宮內膜厚度變化圖中可以看出,內膜厚度變化主要有三個階段,分別是增殖期、分泌期和月經期。一般月經後子宮內膜處於增殖期且較薄,而在月經前,也就是排卵期在激素刺激下,子宮內膜可達到10mm左右,有利於受精卵著床。
女性子宮內膜厚度變化圖解析
一般來說,女性子宮內膜厚度會隨體內激素和生理週期變化而出現1-12mm的變化,通常子宮內膜厚度變化主要分為三個階段,分別是增殖期、分泌期和月經期,不同時期子宮內膜的厚度不一樣,下面介紹女性子宮內膜厚度變化情況:
增殖期是月經週期的第5-14日,也就是所謂的卵泡期。在雌激素作用下,內膜表面上皮腺體、間質血管均呈增殖性變化,該期子宮內膜厚度可從0.5mm增生至3-5mm左右。
在分泌晚期子宮內膜厚度達1cm
分泌期是月經週期第15-28日,也就是所謂的黃體期,此時內膜厚且鬆軟,含有豐富的營養組織,有利於受精卵著床發育,分泌晚期時子宮內膜厚度可以達到10mm左右。
月經期時隨著雌、孕激素的快速下降,黃體萎縮,出現子宮內膜的剝脫,即為子宮內膜的脫落期。通常在月經期的第1-5天子宮內膜的厚度脫落到最薄的階段,可從10mm快速下降到3-5mm左右。
子宮內膜厚度正常範圍也就是表示的增值期、分泌期、月經期以及排卵期,通過上表不難看出子宮內膜厚度正常範圍,而在進行子宮內膜厚度檢查的時候就可以通過這一正常值範圍,看出被檢查者子宮內膜厚度,在這個週期是否處於正常狀態。
增值早期 | 較薄厚度1-2mm | 增值中期 | 內膜腺體增長增多 |
增值晚期 | 增厚厚度為3-5mm | 分泌早期 | 腺體更長且彎曲明顯 |
分泌中期 | 增厚且鋸齒形 | 分泌晚期 | 呈海綿狀厚度為10mm |
通常在月經週期過程中,子宮內膜在不停的變化,月經剛乾淨的時候子宮內膜相對比較薄,這就是子宮內膜處於增殖期的狀態,厚度大約是0.6-0.7cm。隨著月經向排卵期進展,子宮內膜會在激素水平的作用下逐漸增厚,當到達排卵期的時候,子宮內膜的厚度最少都在0.9cm,這樣才能有利於受精卵的著床。
隨著排卵期向分泌期進一步的轉換,子宮內膜會在激素水平的作用下進一步增厚,到達月經前期的時候子宮內膜基本上達到最厚的狀態,厚度在10-12mm或者13mm,這都是正常現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