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嬰兒打疫苗注意事項分享,清楚可以接種的苗很重要

摘要

1月嬰兒在注射疫苗之前,首先需要測下體溫,觀察看體溫是否在正常範圍。最近幾天寶寶有感冒症狀的,需要推遲注射疫苗的時間,因為感冒期間使用疫苗,會加重疫苗的不良反應,比如引起感冒症狀加重,發燒或其它的併發症。沒有其它異常情況後,可以順利接種疫苗,接種疫苗24小時內不要給寶寶洗澡,避免針眼感染,同時觀察孩子體溫變化。

一月大的寶寶打完乙肝疫苗後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症狀,主要是觀察孩子區域性是否會有皮疹,要觀察孩子身體是否會發熱發燒,如果無皮疹無發燒症狀,觀察30分鐘之後才可以出院,24小時內千萬不能讓孩子碰水,也不能洗澡,接種後讓寶寶多休息,家長要多關注一下孩子的反應。

接種乙肝疫苗後的注意事項

大多數的寶寶在接種乙肝疫苗後,會出現一些不適反應,主要有腹瀉、發燒等,接種後出現輕微的腹瀉現象,一般不用處理的,記得給寶寶補充足夠多的水分,讓寶寶好好休息即可,一般兩三天就能復原,如過分嚴重立刻就醫檢查,下面分享一些寶寶接種乙肝疫苗後的注意事項:

  1. 1. 接種後一定要在接種地觀察半小時左右才回家,不能在24小時內給寶寶洗澡;
  2. 2. 讓寶寶多喝白開水多休息,家長需要保持環境安靜,不要像平時一樣逗寶寶玩,讓寶寶休息好很重要;
  3. 3. 溫水擦浴寶寶出現發燒的的症狀,可以用溫水給寶寶進行擦身,可以降低寶寶的溫度,最好物理降溫;
  4. 4. 寶寶發燒比較厲害,有可能會伴隨著寶寶食慾不振、噁心嘔吐等症狀,必要時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;
  5. 5. 不要給寶寶裹太多的衣服,出汗之後體溫就會退了,這種做法是錯誤的,不利於體內的溫度的散熱,會使寶寶的體溫上升。
乙肝是一種傳染性疾病,乙肝疫苗注射分三次進行,出生時打第1針,1個月後打第2針,6個月後打第3針,如果寶寶出現寶寶有溼疹或有明顯的牛奶蛋白過敏等情況,出現嘔吐、腹瀉、便血等症狀,不能再接種第二針,接種後要觀察孩子是否有過敏反應,給予相應處理。